這樣的場景,熟悉煤礦開采流程的人并不陌生。作為薄煤層礦井的濱湖煤礦,開采難度大、生產成本高、創效水平低,生產經營面臨巨大壓力,在地質條件異常復雜的環境中,把煤炭開采出來實屬不易。

“一定要在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中,持之以恒抓好正規循環、安全有序生產。”該礦礦長張柳多次強調,把一塊煤、一兩碳都要當成“寶貝疙瘩”,吃干榨凈、顆粒歸倉。
他們把思想上合心、工作上合力、行動上合拍,作為落實“11335”工作思路的強大動力,制定產、選、洗、銷、運同步作業時間表、路線圖,科學編排勞動組織,合理優化生產布局,持續推進智能化建設,聚全員之心、舉全礦之力、匯全專業之智,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落到實處。

他們建設原煤倉、精煤倉,便于“隨行就市”;實施洗煤廠技改工程,為煤炭保“價”護航;實施銷售“網上競拍”,確保煤炭收益最大化;謀劃“深挖沿京杭大運河貿易帶潛力,走穩化工煤高質量發展新道路”戰略布局,深化精煤戰略,實現落地生金。

他們突出過程管控,按照時間節點、進度節點、目標節點,管理干部跟班寫實、跟進指導、跟蹤問效,嚴抓安全管控、抓嚴隱患治理,抓實設備管理、實抓高效生產,細抓節支降本、抓細經營管理,緊抓目標任務、抓緊考核兌現,常抓黨建工作、抓常作風建設,以蓬勃向上、克難求進的精神狀態,以只爭朝夕、全力跨越的豪邁干勁,以披荊斬棘、雷厲風行的頑強作風,調動起濱湖人干事創業的激情。

改革“一子落”,發展“滿盤活”。他們大力推進人力資源、經營管理、降本增效等機制改革、管理創新,全力喚醒“沉睡”的資產資源,強力推進安全體系、生產系統、銷售渠道的健全完善,讓沉睡億年的煤炭走出百米“深閨”“深巷”,如滿天星一樣,照亮美好未來。

“我們樹立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的鮮明導向,深入基層、扎根一線,嚴管干部、厚愛職工,深化專業協同、加強過程管控,進一步推動思想解放、觀念更新、動能變革,努力推動礦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。”張柳說。